伍必端 官方网站

http://wubiduan.zxart.cn/

伍必端

伍必端

粉丝:410605

作品总数:10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伍必端,1926年出生。江苏南京人。1938年进战时儿童保育院学习,1939年被保育院选送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绘画组学习,1945年毕业。在此受到最初的美术启蒙教育。1941年15岁时...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属于时代的艺术家——版画家伍必端和他的艺术

    中国当代美术史中的伍必端先生,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理想诉求的艺术家,是一位执著表现并追求生活现实之美的当代艺术家,数十年来,他以自己的艺术,讴歌着人之美、平凡之美与质朴之美,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甚至感动了几代人;他所展现的这种艺术品质,是极其可贵的,因为,他的艺术追求和品格,体现的是他以自己的方式,所做的对于现实和生活的个人承担。

    对伍必端来说,他的成长与艺术道路,是与革命生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曾在重庆红岩中共代表团周副主席身边工作过的红小鬼,到华北解放区的八路军战士,土改工作队队长,中央美术学院助教,到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地记者,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留学生以及“文革”风暴的历炼,等等,都钩勒出这位属于时代艺术家的身影和坚实的步履与足迹。

    自1941年创作第一幅木刻《血的仇恨》始,便注定了伍必端与版画、与艺术、与时代的结缘,从这时起,他便把自己对现实、对生活的感受转换为艺术表现的形式与语言;他的作品始终以时代为背景,开发着现实生活的丰富资源,敏锐地感受着现实生活的脉动,捕捉着时代发展带来的诗情,并由此达到对历史、世界和人的理解与洞察,这一切成为他精神的力量,激情的源泉,使他的艺术得以在丰厚的沃土中成熟。

    革命者与艺术家合一的经历,使伍必端的人生与艺术,体现为一种“落尽豪华见真淳”的本质性,他的艺术亦见出一种老到的朴实和单纯,进而达到一种至高境界。就伍必端而言,一个艺术家是必须要对现实和生活做出其个人承担的,他的创作应该是对自己所做承担的兑现。数十年来的风风雨雨,并未改变画家的信念,他不仅直面了现实和生活的挑战,他的艺术实践也直觉且充分地回应了这种挑战。

    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精神意志,他个人的心灵感受和自我风格,构建了他的回应和承担挑战的艺术世界,这成为他艺术创作的基本面貌。

    伍必端因此是一位对人生、对艺术、对现实生活都有着强烈使命意识的艺术家。他是一个有着明确且坚定的价值倾向的艺术家,在相当程度上,他的艺术是源于他的时代使命与艺术责任感,而现实生活的缤纷多彩则为他提供了创作的灵感或擦出火花;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答案,执著于表现生活现实之美,人之美的艺术,并非是浅薄地对我们的生活做出失之空泛、软弱的简单表现,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要对生活之美、人之美有真正的感悟和热爱,而且,我们确实在其中获得了充实与感动,这正是伍必端作品艺术的力量及其魅力所在。

    这一切,都成为伍必端先生作品的鲜明印记,也是他的艺术在整个当代中国美术中所表现出的难能可贵的杰出品质,其中,自然包含着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永恒性与绵长意味。

    从早期的《血的仇恨》,到后来的《吉卜赛姑娘》、《伏尔加河之夜》、《丰收》、《年青的战士—保尔》、《齐白石老人》、《列宁与中国志愿军战士》、《歌唱祖国》、《惯于长夜过春时》、《长征路上的毛泽东同志》、《吹奏者》、《朋友・亲人・领袖》、《真理卫士张志新》、《丰收的喜悦》、《夏》、《新生》等,到《葵花地》、《在激流中》、《夜半钟声到客船》、《苗家女》、《牧归》、《苏州夜景》、《但丁》、《少女》、《长城》、《花神》、《舞》、《周恩来到育才学校参观》、《陶先知先生像》、《不要忘记》、《唐山大地震》与《夏伯阳》组画,以及大量彩墨写生等,显示出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历程和生命记录,可以见出,生命本身的厚重给予艺术作品丰富的精神灌注,其中,显而易见的是画家的人生体验与情感资源的充分流露。譬如《血的仇恨》,记录的是国破家亡的悲痛体验,是刻骨铭心与终生难忘的,《伏尔加之夜》的静谧与安详,抒情与诗意,则是留苏生活的一段美好记忆的浪漫表现,作品极重形式的创造与语言的提炼,可以看出当时前苏联现实主义风格对他的强烈影响,而《列宁与中国志愿军战士》,更加体现出艺术家对苏联现实主义绘画风格手法、精神的娴熟掌握,以及艺术家对题材、人物形象刻划、版画语言、技艺的深刻领悟和运用;在《惯于长夜过春时》中,艺术家刻刀下的鲁迅木刻像,则明显地体现出一种“写意”表现的形式意味,在借鉴中国古典木刻绣像的形式、风格、手法中,丰富了作品的表现手段,造成了简洁、含蓄、质朴、单纯的艺术效果,使鲁迅作为文化巨人的形象,更典型、更生动、更平实,也更亲切,这是从“人”出发的立意与表现,成为版画作品的经典;而在《葵花地》、《夜半钟声到客船》、《苏州夜景》、《花神》、《舞》等作品中,分明表现出画家对现实、对生活、对人生的挚爱,这是一种至深至情的爱,所谓“情到深处更淡然”在此得到印证与表现;而且,画家的心灵质地在空灵、优雅、朴素中得到折射,由此,我们可以断定,生活的历炼是一个画家生命中最珍贵的灵感源泉,也是其孜孜不倦的执著创作的动力之源;但是,更为可贵的是,在历经人生的大起大落的沉浮之后依然能保持着一颗坚忍、谦虚、真诚、宽容、悲悯的心灵,并把它们化为一种从容淡定的形式,这是伍必端艺术的最本质所在。

    上述作品,无一不是画家在历经沧桑与成功的生命旅途中,始终秉承着一种淡定、平和的心态,以及真挚、热情面对时代与生活的立场,并用以来思考生活,所建构艺术。因此,他的艺术是他生命厚重与不倦求索的结晶。

    在《朋友・亲人・领袖》、《年青的战士—保尔》、《真理卫士张志新》、《夏伯阳》等作品中,体现的是艺术家坚定信念和心灵质量。显然,生活的丰富,并不就是艺术本身,它需要用心去捕捉、感悟与挖掘,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也是深入走进自我,从而走进生命深处的历程,而伴随着这一历程,艺术才能获得深化,并收获成熟,这些作品表明的正是这一点。

    应该说,伍必端以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前提,对时代、对生活进行着感受、体味,而且在他来说,又是一个细腻与敏感的过程。《不要忘记》是一幅巨大的以表现日本侵略军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创作,画家以单纯的红、黑两色,营造惨烈、压抑与阴郁的整体氛围,受难者以符号化的象征性处理,定格在平面空间上,巨大的画面没有中心,亦无边缘,没有情节的描绘,也没有叙事的逻辑,只有用整体的视觉感受,去突显一个主题—1937年12月中国人的受难。竟管其中,没有主要人物,甚至没有崇高与伟岸的英雄形象,且刀法粗犷、简洁、境界阔大深远,然而,它给人们的震撼却是永久的,面对这件作品,我们不能不为艺术家的匠心独运所折服,不能不为艺术家悲悯的情怀所动情。

    与《不要忘记》不同的是,《唐山大地震》,画家用细密的刀法,运用了版画语言的黑、白、灰元素,在宏大的景观中,展示了触目惊心的灾难场景;画家没有直接描绘地震中的具体情境,而以广角景观展示的手法,以全景的方式,运用宽银幕的视角,展示了震后的巨大毁灭性景象;在令人悲痛、震惊中,感受到悲剧的巨大力量,这是对死难者的无声祭奠,是对生存者的警示,刀痕之间流露出画家的悲悯情怀和人性的关注,以及他巨大的悲痛与良知的表现。

    没有使命感的画家,没有责任感的画家,没有良知的画家,是难以创作出这样空前的作品的。

    伍必端的版画艺术,其形式是质朴的,其语言是平实的。在对时代、人生的沉思中,他梳理着古往今来,并不露声色的把它们汲取进作品之中,他善于以艺术的方式回到自我,实现对自我的再创造,所以,一种一以贯之又逐渐深化的艺术意绪便含化在伍必端的作品中,这其中包蕴的正是文化意念的恒久性和艺术情思的当代性,并以不可或缺的价值体现它的和谐制衡的结构性力量。

    《葵花地》、《不要忘记》、《唐山大地震》与《牧归》、《苏州夜景》、《新生》等,共同构成了伍必端的艺术取向与艺术风格,竟管看似不同,差别很大,但它们都展示为一种尚爱、尚善、尚美的艺术魅力,而且,越至晚近,伍必端的版画艺术愈体现出对“中国经验”的思考,完成着版画语言“由洋到中”的转换。这种转换表现在—他的艺术真正回到“人”的意义上,回到“艺术本身”,用以触摸民族之心,也许,这当是伍必端对当代中国美术更重要的贡献。

    与物欲喧嚣时代适成对比的是,伍必端先不为物欲为引诱,他像一位守夜人一样,守望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而且,不言放弃,甚至在老者耄耋之年,仍为此不懈奋斗着。

    伍必端先生的艺术世界是在方寸之间,展开并延伸在他的艺术世界里,是一个更加深广、也更富张力的审美世界,而他自觉地属于时代,则使他的精神与艺术实践,获得了丰满与充实;这一切在他的作品中,都成为参与文本构造的重要元素,并作用于作品的形式和内蕴,不仅使作品具有形式意味,同时也使意象蕴含得到丰富、充实和深化。

    数十年来,伍必端先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他的艺术和他的生命同在,而我们则是在他那些充满激情与时代精神的作品中,体悟到艺术的深邃命意的。(徐恩存)